台灣溫泉的形成 |
台灣溫泉的形成 台灣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位於歐亞和太平洋兩大阪塊之間,是火山活動相當發達的地形之一,也因此造就了台灣的三大火山系統--- 大屯火山系(基隆火山、龜山島)、東部海岸山脈和澎湖群島區,由於其地底深處尚有未冷卻的火山岩槳繼續流竄,地熱的加溫也因此使台灣的溫泉分佈及活動相當的活躍。因此火山區域內往往可以發現溫泉與噴氣孔。火山型溫泉的硫化物需遇熱才會大量溶解於水中,形成「硫酸泉(石膏泉,俗稱為硫磺泉)」與「鹽酸泉」。 另外一種主要系統,是為貫穿全島的中央山脈兩側。此區的溫泉數量幾乎佔了全台八成以上,屬於變質岩和沉積岩。由於其含有豐富的碳酸氫離子,因此與岩石中的納、鎂、鈣、鉀礦物質作用便結合成「碳酸泉」,多為中性或鹼性。而多數台灣的溫泉仍屬於中溫的碳酸鹽泉。全島只有雲林縣、彰化縣和澎湖縣中沒有溫泉存在。從日據時代起,北投、陽明山、關仔嶺、四重溪就因其泉質的特殊而同時並列為台灣四大溫泉。 參考資料來源: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nihs/A44.htm |
2014-07-30 02:36:28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