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亞力山大蝴蝶生態教育農場位於台南縣仁德鄉一甲村忠義一街38巷21號,距離仁德國小的車程大約 5 至 10 分鐘,這是一所由熱愛大自然的人士提供資本,為了讓小朋友能多接觸大自然,多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的奧妙及有趣的生命現象,引發其學習、探索的興趣,進而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而共同研發的一個教學園區,負責人是-----卜榮辰先生。
|
|
老師的話:
1. 學習舊經驗:一年級生活領域【小動物和昆蟲】,對於觀察應有基本認識。
2. 新經驗的學習:二年級學到【小動物飼養紀錄】。
3. 老師安排到本鄉蝴蝶昆蟲生態農場到校作幻燈片講解,希望小朋友能透過解說和觀察,進而在老師
和長輩指導下更加了解仁德昆蟲蝴蝶生態農場,倘若時間許可,將帶學童前往農場做更進一步的踏
查與生態之旅。
農場介紹: 創辦由來: 【訪問紀錄資料】 蝶舞蟲鳴的生態教育農場----亞力山大 台南縣亞力山大蝴蝶生態原教學真是一級棒,目前農場負責人---卜榮辰、秦鴻玲夫婦,兩人在不斷的栽種多種誘蝶植物於園中,招蜂引蝶了兩年,成功的引來滿原飛舞的蝴蝶,更引領許多小學生迷上了蝴蝶,使小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中了解保護生態的重要性,進而喜歡蝴蝶,愛上大自然。 【亞力山大教育農場可提供的社會資源】 *生態園區設計規劃與諮詢 *不定期舉辦昆蟲營隊活動 *蝴蝶生態演講教學 *誘蝶植物批發零售 *提供獨角仙、鍬形蟲、金龜子、蝴蝶等昆蟲飼養觀察 *免費提供週三下午教師研習會 *
場地借用(請先預約) 【參觀流程】:分組實施均有解說員 項次 活動項目 概需時間 實施方式 1 參觀前環境介紹與解說 20分鐘 全體參觀人員 2 昆蟲蝴蝶展覽館 30分鐘 分組實施 3 蝴蝶生態園 30分鐘 分組實施 4 季節性農作物教學 30分鐘 分組實施 5 海洋生物貝殼化石館 30分鐘 分組實施 6 可愛動物區 30分鐘 分組實施 7 捉泥鰍活動 30分鐘 分組實施 8 有獎徵答 30分鐘 全體參觀人員 9 控窯活動 120分鐘 分組實施或示範解說 10 烤肉活動 120分鐘 分組實施或示範解說
三千多坪農場內有螢火蟲、海洋生物、貝殼化石、小動物餵食、蔬果採收和烤肉控窯區等;但以蝴蝶
收藏最為豐富,能實地觀察了解蝴蝶的食蜜植物、生長過程和不同種類相當完善。
蝴蝶專家呂建德先生在兒童時期,發現自家庭院一隻蝴蝶產卵,細心觀察孵化、幼蟲成蛹到成蟲而迷
上蝴蝶,進而買書研讀和研究,蒐集世界各地蝴蝶標本和研究蝴蝶生態,是台灣蝴蝶專家,並完成台
灣蝴蝶分布圖,是興趣和研究結合的最佳例子。
幾十年在軍中午舞槍弄刀的場長卜榮辰先生,搖身一變,成為小朋友心目中的「卜派」,他常帶領著無數的小朋友,上山下海,尋找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各式各樣的昆蟲,更從國外引進長戟大兜蟲,教導小朋友認識,進而飼養它們,引發小朋友學習的興趣。更棒的是『卜派』還是一個『羊』博士,他的『羊』脛邦,可以一口氣講兩個小時,難怪小朋友都特別喜歡亞力山大的羊咩咩。
秦鴻玲----秦老師,是亞力山大的靈魂人物,他精湛生動的解說,完美的肢體語言,成為許多到過亞力山大的小朋友心目中的偶像。很多人好奇,秦老師怎麼知道那麼多昆蟲的故事,都以為他是學生物的,要不就是幼教專業老師,其實都不是,他學的竟是外國語文,擔任秘書工作多年。只因為自幼小就是孩子王的她,有了亞力山大讓她有足夠的空間揮灑。
兩年前,『卜派』&秦老師這對堪稱傳奇的夫婦,在偶然機會接管生態教育的亞力山大蝴蝶園。亞力山大佔地三千坪,設有泥鰍池、可愛動物區、貝殼館、昆蟲蝴蝶展覽館、有機果菜園和一座大型蝴蝶園,讓老師們多了一項戶外教學場所的選擇,讓家長們能與孩子們多了一起活動的空間,在亞力山大農場能一面享受控窯、野餐,烤肉田園野味,一面了解各種生態,深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尤其是,為了讓來訪的客人,在參觀過程中充分了解昆蟲生態,夫婦倆不斷的認真地去學習、研究昆蟲 ,從此結下不解之緣。最讓大家稱道的是她倆設計一套教學方法,帶領大家在歡笑聲中進入蝴蝶有情世界,觀察蝴蝶是如何從卵蛻變成幼蟲、蛹、成蟲。他們倆生動地訴說蝴蝶一生,各種昆蟲習性,親身體驗觀察活了解昆蟲的變態,有趣極了,更不得了的是,滿園的誘蝶植物,吸引保育類蝴蝶-----黃裳鳳蝶,來亞力山大做客呢!
南部地區不少學校師生都到過亞力山大參觀過,對夫婦倆教學方法與對昆蟲如數家珍都十分佩服,爭相請他們到校演講,教到鄉土情懷課程並擔任生態教育顧問,協助指導各地設立蝴蝶園,不斷地位生態教育盡心盡力。
卜榮辰先生說,台灣蝴蝶至少有三百種,全世界蝴蝶更是有一萬二千種以上,而每種蝴蝶都有各自的習慣和特色,所以涉入越深,越發現裡面的學問越大,最近幾年倆夫婦請教許多專家,不斷地請教他們許多有關蝴蝶的問題,而小朋友心中的蝴蝶偶像像秦老師和卜派老師總是一一詳細的回答,這種無怨無悔的教育精神,也感動了許多國小和安親班的校長、主任和老師們,感謝狀如雪片般的飛來,但是倆人卻從未停止過有關蝴蝶的研究,把握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深怕自己趕不上蝴蝶的腳步,不能給小朋友最新最充實的蝴蝶知識。
在兩人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逐漸發覺保育生態的重要性,這種保育的觀念也成為倆人課程中的一篇重要章節。卜派老師總是這麼說:「想要賞蝶則必須先有充足的蝴蝶資源,換句話說,我們要給蝴蝶一個好的環境、一個舒適的家。」秦老師說:「過去我們總是一直強調蝴蝶之美,但現在我們則再教學觀念中融入為蝴蝶創造低污染零濫殺生態環境的理想。」因此積極的透過教育讓下一代重視此一問題,是她倆的心願,同時她倆更希望到亞力山大的小朋友,看到蝴蝶之美,也能體悟環境、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他們相信在台灣的蝴蝶越來越多的同時,台灣人民生活環境也相對提昇,這樣倆人致力於教育的努力才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