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者 |
母語網站 (公告編號:214) | 日期 |
2017-11-06 10:13:58 |
---|---|---|---|
107年國小母語課程 加列東南亞語,必修本土語言課四選一 |
|||
為教育新南向扎根 增加與東協互動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主持「新住民子女教育年度成果分享會」時指出,據統計,在中小學就讀的新住民子女,從九十四年的六萬多人到今年廿六萬人,為新南向政策提供更好機會,一○七年課綱也有重大突破,將把東南亞國家語言列為國小必修語言。
他表示,一○七年課綱實施國小必修東南亞國家語言後,新住民及本地學生會有更多語言學習機會,增加台灣未來與東協國家互動機會。 國小目前每週必修一節本土語言課,一○七年將再增加新住民語選項,小學生可以從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及新住民語中「四選一」學習。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學校先調查學生的學習需求再開班,教育部將備妥七種新住民語的師資及教材。 必修本土語言課 107年四選一 邱乾國指出,七種新住民語師資及教材,包括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及菲律賓,以小一新住民子女人數來看,以越南四八五八人、印尼一一一二人最多,柬埔寨一三六人最少。 七種新住民語教材 明年完成編撰 潘文忠說,一○六年大學也開了許多東南亞語言課程,未來還將開設與東南亞國家有關課程,不限於語言、文化。 國教署今年七、八月遴選新住民子女赴越南台商納智捷、今立塑膠和鋒明公司進行國際職場體驗,新住民子女余柏伭和石武章昨也在現場分享自己的越南經驗。 余柏伭原本認為越南落後,得知鋒明公司在五一三排華事件被燒掉工廠,短短兩年就浴火重生,驚覺越南經濟發展快速。石武章在越南能用簡單越南語與當地人博感情,或到市場採買小吃,突然覺得會講母語挺酷的。 潘文忠表示,這些學生回到東南亞國家,發現了很多機會,未來可望成為台灣邁向國際化的人才。而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師資聘任資格,將朝具備母國高中以上學歷或修習東南亞語文學分方向研議。 |